富春春游记

Kioto, 旅行
Back

桐庐县江畔公园

前记

安全到家,里程表上的数字定格在1204.6公里。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习惯于在小长假出行。只是觉得,平日里的生活过于紧凑,而春节国庆假期会被家庭所捆绑,七个法定节假日里,只有五一假期是相对来说最为自由的。况且,虽然假期可能人流量大,但想想比起公司食堂,便哪里也不觉得拥堵了。

我很久之前便想去富春江畔走走看看,去桐庐两江汇流的地方,但行动力远远比不上惰性,还在有了车,人生中第一辆车虽然没有多好的性能和配饰,但足以能够载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我也相信,就像别人所说的那样,即使我今后有幸换了其他的车,而我所怀念的,仍旧会是这一辆。

一、合肥—芜湖湾沚—千秋关—桐庐县

大概是由于假期离肥的人过多,于是改从阜阳北路上高速,绕绕城高速转了半周后才转而向着东南方向行进。照例,高速路在出了合肥市界之后,便由四车道降为两车道,仿佛也是省会城市彰显地位的一种方式。

作为安徽人,去过芜湖的次数却可以算是寥寥可数,上一次经过芜湖可能还是十年前坐绿皮火车经过,更不用说刚刚揭牌的湾沚区(芜湖县),距离芜湖主城区大约50公里,虽说已经撤县改区,但整体上的感觉还是与普通的县城并无二致,还在交通还算方便,高铁普快高速应有尽有,还有一所科大讯飞投资建设的本科院校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从芜湖一直往南,高速上车明显又变得少了许多,离家越来越远,到达宣城已经是下午两点多,我忽然非常理解班上那位每周都找小马甲代课的宣城同学,的确是太远了。

自宁国继续南下,到达千秋关,宣桐高速到此告一段落,安徽段已经完工投入运营,而浙江段则似乎八字还未一撇,与之相类似,后面的千黄高速也有同样的情况,浙江段已经修到威坪,而安徽段还未架设。

不管怎么说,五一终究是五一,出了千秋关便进入了浙江境内,329国道桐千线上浩浩荡荡堵着一排南向的车,好在现在的车主大多都自觉排队,已经绝少看到走逆向车道的车子。沿着天目溪南下,除了少数工业化的城镇外,山林里还是保持着原生态的味道,而一路上让人惊叹的是,家家户户都盖起三四层的小洋楼,北欧式的、日式的,让人直呼「浙江人真富有」,而更让人钦佩的是,许多小镇的规模甚至比安徽很多县城都要大,且经济都成了一定的规模,於潜镇的建材、分水镇的制笔,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但正是在这样的大山深处,却孕育出中国最强劲的民营经济。

天目溪的归宿是富春江,而桐庐便坐落于此,南梁大文人吴均《与朱元思书》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千古佳句所描绘的即是这里。这座浙西的小县城,虽然GDP大约只有300多亿元,可能仅仅不到肥西的一半,但是明显能够感觉到一座城市的活力。原先富春江北岸与分水江(即天目溪)形成的半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江南新城的市政规划与布局显得井井有条,江畔四十余层的标志性建筑富春江励骏酒店在夜幕下成为了全城瞩目的焦点。县政府对面的市民广场,大约有一万平的绿地,小朋友在草坪上踢足球,老年人在旁边跳舞,好不快活。

老革命饭店是当地的一家口碑很不错的餐馆,许多外地的游客也都慕名而来,五道荤菜一汤也不过才两百多块,而结账时服务员还会贴心地指导如何团购更加优惠——我由衷钦佩江浙人的经商头脑,是内地人所不能及的,在他们的地方消费,总是也可以让人舒舒服服的掏出腰包。我本以为远在杭州西郊的桐庐,经济上会更多的以民营制造业为主,但吃饭的时候总听到后面的人在讨论「项目组」、「邮件」之类的词汇,最后那句话则更加清晰,说出来仿佛像是阿里的人资,「我招人只有两种标准,一种是985/211毕业,另一种是在一线城市待过五年以上的,眼界这东西是与生俱来没有办法培养的」。而晚上十点走在路上,依然熙熙攘攘,也还会听到小姑娘一边匆匆从身边走过一边回复着工作的电话。这与一个月前在石台县成的寂静,仿佛天壤之别。

二、桐庐—莪山畲族乡—梅城古镇

第一天歇脚的地方,定在的老城,以我的构想本是准备在两江汇合的尽头看日出,但经过一晚上的实地考察,似乎又觉得在富春江大桥上角度更佳。四五年以来,已经我很少能有什么动力能让我在清晨四点半起床了,看日出除外。因为当天的旅程不会很赶,晚上只是转移到上游五十公里的地方,所以可以放肆地早起。黎明山间的空气果然清新得像沁入了薄荷,一轮清澈的月亮也挂载钟楼之上,我想必是这个五一假期里整座城市起床最早的那几个人吧。昨夜还穿梭如织的富春江大桥,显得格外空旷。天边渐渐由紫色变为橙色,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方位似乎正好看不到太阳,撒腿往岸边逃去。沿着岸边往东,旭日从对岸的楼群中浮现出来,富春江的日出,丝毫不比曾在武汉江滩上看到的差,清晨的竹叶上,还沾满了露珠,在初日的照耀下煞是好看。

江北大约是桐庐的老城区,而沿江的开元街则一定是这座城市的年轮,六点不到的街市,只有三四个出摊的商贩,一位大叔载着满满一三轮车的藤椅熟练地编织着,旁边另一位晨练的大叔过来搭讪,得知他做这门手艺已经三四十年了,每一把藤椅都与众不同,很有质感,我悄悄上前问价格,230一把。我的记忆里没有坐过这种藤椅,小时候更多的是那种小竹椅,和竹床,竹面可以被坐得异常光滑,能见到的已不多,或许拿到现在也已经可以卖出很高的价。

老城区的道路大多很窄,开元街已经是一条由西向东的单行道,而路的尽头正是半岛的末梢,走过分水江上的人行步道,可以直接来到对岸的桐君山,顺着阶梯上行,可以鸟瞰整个桐庐县城与富春江,仿佛有一种置身兰州白塔山的错觉。

回酒店时,离它不远的农贸市场已经开始熙攘,而我已经是带着八千多的步数满足地归来。与江南的现代相比,江北的旧城多的更是一些市井气息,道路旁的悬铃木絮,迷得人真不开眼睛,穿过几条街弄来到一家老字号面馆,却闭门谢客,只好悻悻而归。而临时发现的「燕子烧饼」,却着实惊喜,店门口路边的小玳瑁猫,在阳光底下翻着身打着盹儿,好不快活。

吃完午饭,在地图上琢磨了一会儿,想去不远处的「莪山畲族乡」,但这毕竟并不算什么景点,担心晓不愿意,还在一秒钟之后她在大众点评上翻出了「先锋最美书店」,竟正是在那,不假思索一拍即合,一脚油门便直奔莪山。出乎我意料的是,通往莪山的路,竟意外地难走,我也开过不少皖南的山路,但像这种连续发卡弯,还是第一次走。经过一段山路之后,渐渐到了街道上,两旁的路灯上大约都是畲族的四大姓,蓝、雷、钟、盘,我一边小心翼翼地扶着方向盘,一边科普着我昨晚从维基上学到的知识。「你知道蓝盈莹吗,她也是畲族人,当然她出生在上海,但她妈妈是丽水人……」

经过一段平坦的城镇道路之后,接下来通往戴家山村先锋书店的路才是真正的考验,一段连续的上坡死亡45度倾角发卡弯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好在路上车不多,温度宜人,山间的空气也着实清鲜。大约20分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先锋书店是一所只有两间房大的小书店,坐落在畲族传统的民居里,与其说这是个书店,不如说更多的是一个能够吸引文艺游客的名片,隐居在这山间,看书、冥想,听着竹叶摩挲的声音,看蜥蜴还是壁虎在岩石里漫步,即使只是逃避这人潮汹涌的五一假期,也算是值得。

从莪山离开,不必再回桐庐,沿着从山上流下的溪水一路打马而过,虽说同是在杭州市,却完全感受不到像西湖的喧嚷。停在路边的一个水库边欣赏这山间的好风光,晓不时感叹——「就想在这儿水库上班,只要有网有空调,也不用有同事,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了」。

沿着山间的县道国道,经过「快递第一乡」的钟山乡,一路来到梅城古镇。和先前走过的於潜、分水一样,都曾是旧时的县城所在地。而梅城镇的位置则更加得天独厚,位于新安江与兰江汇流之处, 严州府坐落于此,而听到身后的游客评价,梅城古镇背靠大山,坐北朝南,又有东西二湖相伴左右,是为聚宝之地。古严州的南城门,大约的确是真真正正的古城墙,上面长满了青苔和植物,据说是元代时所建,毕竟这里或许曾是南宋都城的外城,拿下这里便可以直取临安。古时的城门与现代重修的城门,往往是一眼便能看得出的。

出乎意料的是,五一期间的梅城镇,游客数比想象中多得多,古城中心与别的地方的仿古商业街并无二致,大多是一些烧烤臭豆腐之类的小吃,城东曾经的居民楼,到了晚上已经没有几盏灯亮,或许已经进入了拆迁的倒计时。在城中闲逛了一会儿,找了家家常菜吃,东城门边响起了电音声,之前城中所宣传的「音乐节」,与古城的静谧形成了强烈反差,没有什么演出阵容,门票却竟快将一百,而传来的却是一些九十年代的通俗歌曲,摇了摇头,走回酒店。

这次出来没有花一分钱在门票和演出上,却看到许多不曾见过的风景,也是比较难得的。而这一天,也是我这些年来走过步数最多的一天,从桐庐到莪山再到梅城,大约一共走了两万八千多步。

三、梅城古镇—千岛湖—威坪镇—宁国市

大约是前一天走得着实太累了,双腿已经不再是我的,加上酒店没有电梯,我没有再早起去游览古镇。我有些后悔没有看到兰江与新安江的交汇,也没有在之前看到富春江小三峡,总之我们在一觉醒后便离开了梅城。我的旅行想来不喜欢走回头路,也不太喜欢走高速,想看到更多风景。

沿着溧宁高速往千岛湖的方向,隧道越来越多,高速上车越来越少,完全不像是黄金周的景象。淳安的阳光路,依着千岛湖的堤岸所修,路边找一处泊车停下,便能欣赏这青山绿水。与太平湖相同,千岛湖也只是蓄水而成的水库而已,找到一出礁石,游人们在上面嬉水,湖水清澈,水温清凉,拍打着岸边形成浪花,我小心翼翼地在礁石上挪动,生怕被浪卷走。想起曾经在虎跳峡湍流江水的礁石上躺卧蹦跳,竟有些心有余悸。

经过千岛湖大桥继续往西北方向,往威坪镇,路面车辆已经寥寥,路过几辆丰田越野车行到河床边,我好不羡慕,但迫于对自己的车的信心,只好远远观望。威坪镇是杭黄高速在浙江的终点,也是千岛湖边一座美不胜收的小城,由于安徽段高速还没有通车,临时成为许多旅行团中午歇脚的地方。站在花海世界公园远眺,不远之处通往安徽的桥隧业已竣工,或许在不久之后这座小镇便会被人们淡忘,成为高速路上一座普通地标。

没有一个地图导航会建议我回程走威坪镇到北岸乡的县道,但我相信它必定风景如画。从威坪镇往西北不过十分钟,便见到了歙县的路牌。与浙江的优雅小资相比,皖南的确显得朴素大方,仅仅一道分界线,路边的住宅变成了白墙黑瓦的徽州色调,从歙县县城到新溪口乡的中巴车,也变成了我印象中熟悉的模样。新安江蜿蜒流过山间,看了好几天山水的我仍旧不时驻足停靠。由于杭黄高速仍在施工中,路面偶尔还有施工,在一个S弯下坡路段,可能由于车速过快加之路面的碎石过多,竟没有刹住,险些与对向车相撞。惊出一身冷汗。

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跋涉,才终于到达北岸镇的高速入口,很难想象,过去的徽商是以怎样的魄力和精神才能走出大山。十年前的自己,曾一个人坐绿皮火车走过绩溪、歙县,而如今高速旁的这两座徽州小城,新城区也已经高楼林立。傍晚时分,天蒙蒙下起小雨,终于到达本次旅途唯一两次路过的地方,宁国市。

我先前对宁国了解不多,大约只是知道这是安徽最早的几个县级市之一。水阳江穿城而过,城市并不大,但或许受江浙影响,街道上格外干净。宁国当前不通高铁,唯一的火车站也随着普快班次的减少,而变得萧条,晚上六七点钟的车站前空无一人。晚餐放弃了精致的西立桥巷壹号,而选择了离它不远的老奶奶土菜馆,店老板很是热情,推荐我们吃他们家最为特色的爆炒猪肝买,我告诉他过去三四天,我们在浙江已经连续吃了四顿猪肝,他竟拍胸脯保证,一定能炒出不同的风味。

从火车站沿着青龙路一直往西,不到半小时便可以走完这座城市最精华的主干道,走过彩虹色水阳江大桥,感受夜风温柔吹过,于是我也成为一个月内,近距离接触过了皖南四水(秋浦河、青弋江、水阳江、新安江)的人了。虽然宁国很小,但却曾以发达的工业闻名,不少知名的上市公司都起源这里,最著名不过曾经的宁国水泥厂,后来的海螺水泥,但随着资源向芜湖合肥这样的大城市聚集,留给这座城市的机会还有多少。

四、宁国市—皖南川藏线东入口—六道湾—汀溪乡—合肥

其实来宁国的原因无非是想体验一下「皖南川藏线」,虽然我明知道这路线既非川藏线也非318国道,也知道可能和大多数的皖南山路没什么区别,但还是最后屈从于了那一句「来都来了」,况且已是假期尾声,想必逆江浙回程已经不会那么拥堵。事实也的确如此,四号的道路上,从东入口出发的车辆的确业已渐少,沿着青龙湾,溪谷在烟雨蒙眬的细雨间,的确显得如梦如幻。相比于先前在莪山的道路,反而降了些难度,只是到后面的桃岭,道路明显收窄,加之雨雾越来越大,所有的车辆都开启了双闪,增添了不少难度历经了快两小时,终于到达六道湾观景台,这里原本是欣赏桃岭十八弯的最佳的视角,但因为能见度太低,什么也看不到。泾县交警也连忙组织人力,将在山顶逗留的车辆劝离。

由于天气原因,对原本是没报多少期望的皖南川藏线更加失望,索性直接返程,没有再去水墨汀溪和月亮湾,在汀溪乡乡政府旁边吃了一顿当地的餐馆,这里并不算游客聚集区,但一份鱼汤和一碗毛豆肉丝,竟也开价了100多,而旁边公共厕所的自来水龙头,也被私接到附近人家里,我相信这些,都会是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因素。

后记

磨叽了这么多天,终于将这篇游记写完,总体上说对这次行程规划安排都还算满意,路线画了一个完美的「8」字,也刷新了单次自驾游的新距离,倘若不是五号还要上选修课,应该还可以去更多的地方。行已至此,已经被倍感珍惜,非常感谢小白的相伴。

©2011- 皖ICP备17025787号